家乡大家庭的温暖与牧区改造,是一条双赢之路

“以前放牧完全靠天气,草场退化,牛羊体重下降。现在禁牧有了补贴,冬天形成了暖循环,我的收入也翻了一番。”近日,阿林巴德·沙巴德牧师在那拉提草原自家的花园里,向游客讲述他生活的变化。
2011年,国家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贴和奖励制度,在国家重要牧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持续实施草原禁牧补贴和草畜平衡奖励,切实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高牧民生活水平,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2021年第三批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贴新政策实施以来,中央每年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追加拨款24.77亿元。像阿里姆巴德这样的近30万农牧民正在受益。据统计,2021年至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补偿基金支出率将超过98%。约30万农牧户年均补偿8000元以上,政策性收入占人均收入13%以上。
那拉提草原植被茂盛,是牛羊成群的家园。马骏供图
“卡里收到了8.99万元。”近年来,阿里姆维德每年都会定期收到这笔草原补偿资金。他家拥有3000英亩的草地,也因过度放牧而退化。他们连几十只羊都养肥不了,更别说赚钱了。草原补贴政策实施后,他们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夏季允许适度放牧,冬季将牛羊赶到新建的棚舍等方法。他们用这些补贴,陆续购买了200只羊和10多头牛,为冬春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随着草原生态系统不断完善,游客数量逐年增加,阿林伯德将自家住宅改造成民宿,仅靠接待游客一年就能收入数万元。
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贴奖励政策实施以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已实施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面积4340.78万亩,追加下达资金共计11亿多元。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可以有效增加草原植被覆盖度,大大增加生物多样性。主义工业现在正在蓬勃发展。景区附近牧民通过民宿经营增加人均收入8000多元。
为保护塔城地区草原,通过民主选举确定了游牧民族管护负责人,并在重点地区设立了管护中心。尤敏省哈拉普拉市的牧师耶尔扎蒂·阿拜就是其中之一。他说:“我每年不仅能收到3.9万元的补贴,还能通过管理维护活动获得额外收入。”我每天都在草地上巡视,看到草长得越来越好,我感到很欣慰。
在阿尔泰地区,“穆尔曹”一体化发展模式正在给草原带来新的活力。第三步草原生态保护补贴激励政策实施以来,阿尔泰地区已促进跨区就业12人,000户牧民通过“牧旅游一体化”。 50%以上的牧民掌握一两项实用技能,劳务经济和二三产业收入占25%。
“以前养100头牛需要五个人,现在只需要两个人,屠宰时间也缩短了三个月,现在一年能赚10万多元。”阿克斯拜什托格曼镇区大户艾里·麦梅蒂说,她利用补贴引进高品种牛,新建青贮饲料仓库,安装机械化饲养设备,生产效率显着提高。
目前,阿克苏地区已形成林牧结合、标准化养殖的畜牧转型模式。与“十三五”末相比,畜禽存栏量、屠宰量和畜产品产量增长12.63%,16分别为 .92% 和 26.59%。
新疆农业大学药学院张淑珍副教授带领团队致力于贝因堡草原的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图片来源:马博宇。
为促进新疆牧区转型发展,国家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而且在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组织国内饲料行业技术体系专家多次入户入户,政策到户、户户满足。同时,不断创新管护模式,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手段,实时了解草原植被变化,为政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新疆草原生态环境已得到恢复。面积得到很大改善,优质草原比例持续增加,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年增加。据工业部门监测数据,2024年,新疆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预计达到42.33%,比2021年提高0.7个百分点,位居全国主要牧区第二位。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贴政策持续显现红利。在这项利民政策的支撑下,草原繁荣起来,牧民日益熟练,新疆牧区走出了一条有利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道路。